立冬三候是什么意思: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大水為蜃
立冬節氣
來源:互聯網
更新:2019-06-09 12:35
[導讀]古代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分為三候: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凍,三候雉人大水為蜃,聚巧網給大家介紹下立冬三候是什么意思,24節氣中立冬節氣...
古代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分為三候,立冬:冬季的開始。聚巧網給大家介紹下立冬三候是什么意思,24節氣中立冬節氣三候各指什么。
立冬分為哪三候
立冬三候: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凍,三候雉人大水為蜃
立冬三候是什么意思
立冬: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凍;三候雉人大水為蜃。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;土地也開始凍結;三候“雉人大水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,蜃為大蛤,立冬后,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,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。

下面我們來分別解釋下24節氣的立冬節氣中每一候是什么意思。 www.boomergolfnews.com
水始凍:水已經能結成冰。
地始凍:土地也開始凍結。
雉入大水為蜃: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,蜃為大蛤,立冬后,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,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。。
立冬三候時間段:立冬三候是這樣說的,立冬之日水始冰,又五日地始凍,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。也就是說每隔5天是一候,立冬時間在陽歷每年11月7~8日,所以我們在這個時間基礎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立冬三候中每一候的時間了。
二十四節氣立冬簡介:“立冬”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。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。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凍;三候雉人大水為蜃。”“立冬”和“立秋”一樣是古代社很重要的節日。
擴展閱讀:
1、唯美立冬圖片大全 多張立冬節氣圖片分享
2、立冬養生吃什么好如何養生 來看看立冬養生常識
3、立冬節氣有什么風俗 二十四節氣立冬民俗文化介紹
4、24節氣立冬由來 二十四節氣立冬節氣介紹